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方新闻  
 
电子报
 
西部地区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方兴未艾
2024-10-31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记者 | 季晓莉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在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国防边境安全等方面亦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当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今年8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时强调,要立足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做强做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包括四川、重庆、陕西、甘肃等在内的西部各省区市因地制宜探索和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在成果转化、产业整合、推动基层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川:
创新联合体加快变出产业“成品”

    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把“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不放。
    四川正以企业为主体,牵头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或者创新联合体,让“实验室”牵手“生产线”,大力鼓励、激励、包容颠覆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在重视“从0到1”创新的同时,注重“原点突破式”创新,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
    在今年9月举行的四川省科技大会上,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表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关键技术攻关,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松绑减负、赋能增效上下更大功夫,积极探索揭榜挂帅、定向委托、业主制、赛马制等模式,让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例如,宜宾市近日发布第三批“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单。榜单11项关键技术攻关需求,全部来自当地企业,涉及装备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等5个产业领域,揭榜金额达到12505万元。近年来,当地抢抓“双碳”机遇,大力发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新兴产业,2023年宜宾动力电池销量达到96吉瓦时、占全国15%,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
    目前,四川和重庆正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打造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地暗物质实验室、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生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正在加快推广应用。
    
重庆:
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西部第一

    重庆市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充分整合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优势资源,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例如,近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发布了近两年取得的多项科技成果,包括基于蚕丝材料的药载与塑料降解研究突破、遗传全雄无黑斑红罗非鱼推广、马铃薯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等,部分成果转化达成了合作意向。
    10月25日,《重庆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显示近年来重庆一体化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2023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国第8位、西部第1位;新引进市外人才7.4万人,人才总量达到634.7万人,人才密度位居西部第一;全市高技能人才达到162万人、位居西部第一。
    2023年,重庆研发投入强度达2.45%,建成4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达到7565家和58524家,布局攻关关键技术问题693个。全市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打造智能装备、软件等支柱产业集群,创新打造新型显示、高端摩托车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AI及服务机器人、传感器及仪器仪表等新兴产业集群,2023年功率半导体年产量进入全国前三,软件业务收入突破3600亿元、位列全国第8位。
    《报告》认为,重庆下一步应加快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倍增计划,提质发展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推动原始创新及成果转化;加快纳米时栅、“海扶刀”、宗申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等优势领域产业生态建设,优化“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产业生态建设,以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产业大脑和国家低碳试点城市等建设为着力点,深化产业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劳动对象向深海、深空、深蓝和深地等延展扩张;建立科技保险和金融扶持政策体系,建立市区两级市场准入隐形壁垒台账,全面取消制造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陕西甘肃:
体制创新激发科创活力

    近年来,陕西、甘肃等地区针对科技存量资源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转化体制机制不畅等堵点问题,积极挖掘科教资源,以体制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牵引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越来越多存量成果、静态资源加快转变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例如,西安“双中心”核心区内,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初设方案获批,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等大科学装置加速落地;秦创原总窗口,中创云图探测者ZC360探地雷达实现了探地雷达国产化替代;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内,国产首台飞机紧固件自动封包涂胶机试制成功,进一步提升我国民用大飞机制造能力……以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硬科技产业正在陕西展现强劲发展势头,而发展的动力,则源自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
    陕西自2022年起探索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一系列“松绑”“激励”政策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两年来,西北工业大学聚焦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孵化科创企业150余家、创业团队60余个;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的带动下,陕西光子产业聚集企业320余家,向着千亿级产值目标奋进。陕西以“三项改革”为“点火器”,有效释放了创新势能。
    截至2024年9月,陕西省“三项改革”试点单位已扩大至157家,9.3万项职务科技成果实施单列管理,2.5万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研人员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572家。陕西在实施“三项改革”中的先使用后付费、技术托管、以演代评等探索,加大放权赋能力度,持续打通产业发展的堵点、卡点,降低了中小企业成本,加快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步伐。
    甘肃近两年来投入近千万元选派数百名科技专员到企服务,越来越多科研成果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自2020年以来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平台、重点企业”分批次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撬动企业自筹项目资金过亿元。2023年,甘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较2021年提高3.6个百分点。
    甘肃还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例如兰州高新区与上海张江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合作组织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还在上海张江设立了“兰白张江科创飞地”,为两地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把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可期。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 2024-06-25
· 资产处置公告 2024-05-23
· 中国信达山东分公司关于… 2024-04-13
· 中国信达北京分公司关于… 2024-03-1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4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2
· 公告 2024-01-20
· 资产处置暨招商公告单 2023-12-02
发改新闻 | 更多>>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会代训…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民营…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埃塞俄… 2024-09-10
· 打通培训到就业“最后一… 2024-09-07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会…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多国有…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5亿… 2024-07-3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