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新闻  
 
电子报
 
以“双一流”建设服务引领新型工业化
2024-03-28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刘海军  张文烨  赵球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生力军,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和实践要求,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新型工业化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新型工业化以科技进步为重要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内在要求,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要趋势,本质上是知识经济形态下的工业化,必然与教育、科技、人才密切相关。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应承担起服务新型工业化的时代责任,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展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担当作为。
    一是新型工业化要求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提供专业基础支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高校具有数字、智能、绿色技术的学科基础、专业知识,要发挥学科优势,优化专业结构,打破学科间、专业间壁垒,增强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高校通过增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区块链工程等专业,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学科体系,推动技术进步、管理变革和模式创新。通过掌握大信息、大生命、大物质、大生态等领域创新主动权,探索“学科+人工智能”,把人工智能作为学科建设的思维模式,把握学科发展与智能时代的关系,增强高校对现代产业的引领力和贡献力。
    二是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强基础研究,攻坚科技难题,提升创新水平。高校在创新全链条中有着独特优势,要在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上发挥重要作用。完善科教融合体制,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围绕科技创新培养专业人才。积极推动学科“大交叉”,承接技术集成和工程化突破的“大项目”,组建技术攻坚“大团队”,把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三是新型工业化要求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完善协同发展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新型工业化具有产业融合性和战略协同性特征,高校要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建立与区域发展、企业发展协同的机制,围绕企业、产业链、区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要建设依托高校、立足当地、辐射周边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新型工业化要求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创新文化。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从适应具体岗位要求向引领创造未来转变,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要适应数字化革命和智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打造“大学文化+互联网”,构建引领智能时代的创新文化,建立崇尚人文、注重特色、学术为先、倡导创新的良好氛围。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高校引领作用

    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要在服务国家新型工业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突出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
    一要强化科技引领,组织科技攻关,推动产业创新。高校要紧贴新型工业化需要,整合创新资源,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紧密衔接机制,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原创性科技攻关。如东北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以服务东北全面振兴为己任,围绕钢铁、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钢铁与装备先进制造协同发展的全流程控制自动化系统,积极构建高端特殊钢和特种合金制备理论技术体系,提升重大装备高端金属材料加工技术支撑。同时,加强信息学科对工程学科的“智能赋能”,推动钢铁和有色金属加工全流程技术创新,进一步优化工艺、产品、装备、服务等流程。
    二要强化学科引领,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高校要加强基础学科、支撑学科建设,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前沿学科上配置优质资源,聚焦产业发展趋势,统筹推进“强工科”和“新工科”,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形成特色鲜明、关联生长的学科生态系统。例如,高校可立足冶金、控制、矿业等学科优势,持续推进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深部工程重大科学与核心技术问题;针对深部大规模金属矿开采难题,加快采选一体化工艺与装备系统技术整体突破,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三要强化人才引领,培养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战略人才和紧缺人才。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构建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为主要载体的本硕贯通培养链条。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培养行业产业发展急需的卓越工程人才,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工业智能领域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特别要充分发挥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作用,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科技能力。
    四要强化协同引领,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要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效衔接机制。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缩短技术熟化、转化、产业化路径,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转化通道。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利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促进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锚定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在服务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展现担当作为。
    作者单位:东北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 中国信达山东分公司关于… 2024-04-13
· 中国信达北京分公司关于… 2024-03-1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4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2
· 公告 2024-01-20
· 资产处置暨招商公告单 2023-12-02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3-12-02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3-11-30
发改新闻 | 更多>>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 2024-04-11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咨询… 2024-04-09
· 全国价格监测工作会议暨… 2024-04-09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深学… 2024-04-02
· 福建发展改革委召开民营… 2024-03-16
· 三市发展改革委 召开区… 2024-01-30
·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 加快… 2024-01-30
· 七台河用好项目谋划储备… 2024-03-1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