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新闻  
 
电子报
 
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见成效
2023-05-27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出“绿色和谐”步伐。图为近日游人在滇池南岸晋宁区上蒜镇小渔村划船休闲。新华社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迈出“绿色和谐”步伐。图为近日游人在滇池南岸晋宁区上蒜镇小渔村划船休闲。新华社

 


本报记者 | 白  雪

    北京已建成79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36.8万公顷,基本形成了布局科学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使全市90%以上的重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山东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528处,8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广东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近年来,全国各地多措并举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5月22日,在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过去10年,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今年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这个主题表达了世界各国将COP15达成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这一历史性共识转化为行动,携手开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局面的美好愿望。
    据了解,去年12月,我国作为主席国,领导各方以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指引,推动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召开,“昆蒙框架”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昆蒙框架”重在落地见效。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王志斌在近期生态环境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围绕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强化生物安全管理和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创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强化执法检查和责任追究、全面推动公众参与等方面积极努力,为实现“昆蒙框架”确定的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新自然经济报告》显示,全球经济中有44万亿美元适度或高度依赖自然生态系统,这相当于全球GDP的一半以上。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王志斌表示:“金融机构作为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角色独特,既可以通过投资风险管理避免潜在的生物多样性损害,也能发挥创新投融资模式上的优势填补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持。
    据王志斌介绍,近年来,金融机构领域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不断推进。在COP15第一阶段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上,36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外资银行及国际组织共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银行业自然与气候行动主题边会上,120余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国际组织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行动方案》。据了解,截至2022年7月,已经有来自19个国家的103家金融机构签署生物多样性融资承诺,承诺通过其融资和投资活动,保护并恢复生物多样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一些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的地区已经采取多种金融方式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取得初步成效。比如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试点,对野生动物肇事导致的居民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进行补偿并已实现全覆盖。又如,2021年9月底,中国银行成功发行全球金融机构首笔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规模18亿元等值人民币,用于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王志斌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在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时进一步考虑将建立多元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机制作为优先行动,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将生物多样性作为相关决策的重要考虑因素,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拓展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的参与领域,增强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丰富投资渠道,推动金融机构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同时,通过开发并运用创新性金融产品和工具来助力解决生物多样性资金短缺的问题,为推动和落实“昆蒙框架”作出贡献。
    高效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对于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科学、全面、长时间序列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先进成果。
    “我国建立了全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掌握了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变化趋势。”王志斌介绍,针对关键生物类群的分布与迁徙特点,我国形成了覆盖陆生脊椎动物、昆虫、淡水鱼类等多个类群及多种生态系统的专项监测网络。中国科学院建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是全球第一个具有完整纬度梯度的森林监测研究网络,包含亚洲最大的鸟类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和数据库。
    王志斌同时表示:“我国已经形成了目标明确、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科学指导多尺度、全方位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建设。”此外,我国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逐步提升,监测手段不断优化升级。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 中国信达山东分公司关于… 2024-04-13
· 中国信达北京分公司关于… 2024-03-1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4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2
· 公告 2024-01-20
· 资产处置暨招商公告单 2023-12-02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3-12-02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3-11-30
发改新闻 | 更多>>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 2024-04-11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咨询… 2024-04-09
· 全国价格监测工作会议暨… 2024-04-09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深学… 2024-04-02
· 福建发展改革委召开民营… 2024-03-16
· 三市发展改革委 召开区… 2024-01-30
·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 加快… 2024-01-30
· 七台河用好项目谋划储备… 2024-03-12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xwddwyh@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